財務比率分析閑聊從財務報表看兩種不同的公司競爭策略
發布時間:2020-01-14 18:10:00 瀏覽:215次 收藏:12次 評論:2條
兩種不同的公司競爭策略
我們在前面分析了行業吸引力的問題,接下來分析公司戰略的第二個中心問題——競爭策略。競爭策略可以概括為采取進攻性或防守性行動,在行業中建立起進退有據的地位,成功地對付外部競爭,從而為公司贏得超常收益。
在大多數行業中,不管行業平均盈利能力怎樣,總是有一些公司因其有利的競爭策略,而獲得比行業平均利潤更高的收益。
行業吸引力部分地反映了一個公司幾乎無法施加影響的那些外部因素,但通過競爭策略的選擇,公司可以增強或削弱其在一個行業的吸引力;同樣,一個公司也可以通過對其競爭策略的選擇,顯著地改善或減弱自己在行業內的地位。因此,競爭策略不僅是公司對環境做出的反應,而且是公司從對自己有利的角度去改變環境。
國內外的學者研究發現,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的公司都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這種競爭優勢集中表現在低成本優勢和差異化優勢上,由此他們提出了兩種基本的競爭戰略,即總成本領先策略和差異化策略。
低成本優勢和差異化優勢可由行業結構所左右,并且取決于公司是否能夠比它的對手更有效地在市場上進行競爭。公司選擇競爭策略的時候,要考慮自身是否具備與之相匹配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采取與競爭策略相對應的行動,具體如圖4-2所示。
接下來由財務比率分析來試談從財務報表看兩種不同的公司競爭策略,不掌握的請再次向下看。
從財務報表看兩種不同的公司競爭策略:
圖4-2 不同競爭策略及其行動
通俗地來說,總成本領先策略是賺苦力錢、血汗錢,差異化策略是賺腦力錢、容易錢。中國號稱世界工廠,更多的公司是通過制造環節的低人工成本、低環保成本等要素在全球取得競爭優勢。
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原先的低成本要素難
企業轉型有兩個方向:一是運用價值鏈、價值工程、作業管理等工具,從原來粗放式管理的低成本往精益管理的低成本轉型;二是大力投入品牌建設、技術研發等,從總成本領先策略往差異化策略轉型。很多企業已經或者正在轉型的路上,轉型中需要充分考慮行業特征、公司已有能力和資源。
從公司競爭策略的角度來說,未來的商業世界只有兩類大型企業:一類是精益管理下的客戶需求拉動的低成本生產和服務型企業,比如精益制造的豐田汽車、寶鋼股份;另一類是不斷創新從而創造和引導客戶需求的差異化生產和服務型企業,比如創造智能手機需求的蘋果。滿足客戶需求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源泉。
總成本領先策略和差異化策略并不是對立的,以追求差異為目標的公司必須在可承受的成本基礎上獲得差異化優勢。同樣,成本領先者除非能在質量和服務等方面與競爭財務比率分析閑聊從財務報表看兩種不同的公司競爭策略對手相當甚至領先(哪怕是細微的),否則它們無法參與競爭。
而且,重大技術和業務方式的變更有可能把高質量、優良服務和低價格結合起來,如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公司、美國零售商沃爾瑪公司等的成功之路。一個公司選擇了某種競爭策略并不會自動取得競爭優勢。
要取得競爭優勢,公司必須具備實施并保持所選定策略的能力。無論是哪一種策略,都要求公司具備所需的基本能力,并以適當方式規劃公司的價值鏈。
基本能力是指公司所擁有的各類資源,而價值鏈是指公司將投入轉換為產出的各類環節及經濟活動組合。公司的基本能力、價值鏈的獨特性和競爭對手對它們進行模仿的難易程度,決定了公司的競爭優勢能否保持。
一般而言,總成本領先策略的公司與差異化策略的公司比較,財報上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是前者的毛利率要低于后者。在前面不同行業公司的例子中,海康威視和貴州茅臺可以被視為差異化策略的典型,鞍鋼股份是總成本領先策略的典型,前兩者的毛利率要高出后者好幾倍。
看完文章,我認為同學們會清楚從財務報表看兩種不同的公司競爭策略了吧!財務比率分析早已在上述文章為大伙兒作了詳細介紹,期待前文講的能對大伙兒有效哦。
網友評論
查看更多財報分析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