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對沖基金的發展歷史 有誰可以幫忙下
發布時間:2021-10-18 19:23:04 瀏覽:146次 收藏:16次 評論:0條
1949年,阿爾弗雷德·瓊斯拿著妻子的10萬美元,和其他3個合伙人創立了A.W.瓊斯公司——世界上第一家對沖基金公司?,F在,時至2021年10月18日概述對沖基金的發展歷史,不會的來了解下。
對沖基金的發展歷史 秒懂:
阿爾弗雷德·瓊斯確立了對沖基金架構,并延續至今。其架構為:
一是20%的業績提成:基金管理人的激勵與基金業績相掛鉤。
二是私募形式:把自己的錢也放到對沖基金里,這樣基金管理人會更關注虧損。
三是對沖:可以做空。
四是杠桿:用杠桿去放大確定性比較大的收益。
1 迅猛發展
從1949年至20世紀60年代初期,是對沖基金的創始時期,雖然當時取得的業績較好,但發展緩慢,并未引起投資者和金融機構的注意。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金融管制放松后金融創新工具大量涌現,對沖基金才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根據HFR的數據,1990年年初全球對沖基金管理資產總規模僅為389.1億美元,1993年突破千億規模達到1677.9億美元,1999年年底達到4500億美元。2000年之后對沖基金進入了迅猛擴張的階段,2005年突破萬億規模達到1.1萬億美元,2007年達到1.87萬億美元。
2007年對沖基金開始掀起了上市風潮。2007年1月,兩家大型對沖基金公司布雷萬霍得(Brevan Howard)資產管理及保利格投資合伙(Polygoan Investment Partners)在交易所掛牌;同年歐洲最大的對沖基金杰奧斯合伙(GLC Partners)在納斯達克上市。
但2008年對沖基金規模急劇縮水,降低至1.41萬億美元,當年資金凈流出達到1544.47億美元。從2009年開始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對沖基金規模不斷擴大,至2010年末超過2007年的歷史規模達到1.92萬億美元,2011年一季度末突破歷史紀錄達到2.02萬億美元,三季度末降低至1.97萬億美元。
“如果未來沒有大的經濟危機的話,對沖基金的規模仍會保持上升態勢。”HFR(對沖基金研究機構)表示。金融危機之后大家討論比較多的是銀行業的風險,對沖基金并沒有像銀行等金融機構一樣帶來系統性風險以及給主流經濟帶來很大沖擊?!皬倪@種角度來說,對沖基金的風險和銀行體系的風險有很大區別。”
《富可敵國》一書的作者塞巴斯蒂安·馬拉比表示,如果市場的資金都集中于對沖基金而不是銀行,將會更好。一家大型投資銀行的倒閉帶來的影響比對沖基金倒閉要大得多。
美國頒布的多德-弗蘭克法案中對投資銀行經營對沖基金業務進行了限制,但投資銀行可以成立獨立于銀行賬戶之外的對沖基金業務公司。“這部分的剝離其實可能增加了私有對沖基金的數量和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對沖基金的資產管理總額總是持續集中在少數幾個對沖基金巨頭身上。根據倫敦國際金融服務業的統計,在2003年時,最大的100只對沖基金規模約占全體對沖基金規模的54%,但2007年已增長至75%。2008年年初390家對沖基金資產管理總額占比80%。
2 全球投資占主流
從對沖基金注冊地來看,開曼群島是對沖基金最普遍的注冊地。根據HFR的數據,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33.38%的對沖基金注冊在開曼群島,百慕大占4.2%。離岸市場之外最熱門的注冊地則屬美國(大部分注冊于特拉華州),占24.97%。對沖基金大多注冊在開曼一方面是為了回避監管,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開曼的免稅政策。
對沖基金經理大多選擇在離岸市場之外設立營運據點。北美是全球對沖基金最大的聚集地,占46.7%;歐洲占6.19%;新興市場占3.67%。另外,約有22.28%的對沖基金在全球均設有運營據點。
從資產配置分布角度來看,全球投資依然是主流。根據HRF的數據,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對沖基金全球資產配置占比高達45.78%,北美地區緊隨其后占39.1%,西歐占4.96%,新興市場占2.72%。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依然引領著全球對沖基金的潮流,大多數知名的對沖基金也都來自美國。不過根據倫敦國際金融服務公司(IFSL)的數據,對沖基金中美國從業者的比重有降低的趨勢,2007年美國從業者占67%,2002年高達82%。歐洲的從業者在這期間從12%上升至22%。
堅信讀過上文,諸位早已了解對沖基金的發展歷史了吧,早已在上述文章為大伙兒開展了詳細介紹,堅信諸位在看了以后應該可以搞清楚哦。
查看更多操盤手法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