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分析工具和企業的三種重要能力
發布時間:2020-01-14 23:21:32 瀏覽:241次 收藏:164次 評論:3條
1、同型分析
利潤表做同型分析:將利潤表中的所有項目都除以營業收入,再乘以100%,就得到了這些項目在收入中的占比,這就是同型分析的結果,這能讓我們更直觀的了解利潤表的結構。通過對利潤表進行同型分析,企業可以得知自己從收入到利潤是怎樣一步步實現的。
資產負債表做同型分析:計算出每一項資產在總資產中的占比,通過對資產負債表進行分析,企業可以獲悉自己資產的構成和資金的各項來源。
我們用總資產報酬率來反映股東和債權人綜合的投資回報;凈資產報酬率反映的是企業股東的投資回報。
總資產報酬率=凈利潤÷總資產
凈資產報酬率=凈利潤÷股東權益
趨勢分析:將同型分析的結果,與自己的過去對比,就是趨勢分析。
比較分析:將同型分析的結果,與競爭對手、行業的標桿企業或行業的平均水平做對比,就是比較分析。
2、營運能力
營運能力:是指企業的經營運行能力,即企業運用各項資產以賺取利潤的能力。企業營業能力的財務分析比率為各種資產的周轉率,比如,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等。
我們用收入除以某項資產就可以得到該資產的周轉率,比如,收入÷總資產=總資產周轉率。只有存貨周轉率,人們更習慣用營業成本除以存貨來獲得。
總資產周轉率是綜合評價企業全部資產的經營質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標,周轉率越大,說明總資產周轉越快,反映出銷售能力越強。
應收賬款周轉率=收入÷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周轉率表示企業從取得應收賬款的權力到回收款項、轉換為現金所需要的時間,等于365除以應收賬款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越高,說明資金的利用效率越高。
3、短期償債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就是企業償還那些流動負債的能力。
看一個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我們主要看兩個指標,分別是: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流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反映的短期償債能力太過于理想化,因為特別是存貨,在短時間不能變成現金是極有可能的,所以用速動比率來衡量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更切合實際。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美國的健康公司流動比率在3~4之間,而大多數中國企業的流動比率在1~2之間,也能生活的很好,因為在中國往往不用流動資產變現來償還短期借款,而是用新債還舊債,借款本身實現了自我循環。
4、長期償債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包括償還本金、償還利息兩個維度。
息稅前收益就是扣除利息、所得稅之前的利潤,英文簡稱EBIT。
息稅前收益除以利息,就得到利息收入倍數,利息收入倍數越高,企業償還利息的能力越強。
一個企業一般不會專門準備一筆資金來償還長期負債的本金的,我們衡量一個企業償還本金的能力一般是看:企業負債率。
企業負債率,又稱財務杠桿,是企業負債總額占企業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中國上市公司平均在45%左右,當然對于特殊企業會不同,比如重資產企業,需要錢,也有大量資產抵押,具有很強的借債能力,所以財務杠桿會比較高,比如航空公司負債率高達80%的企業就很多。
現金流和利潤對企業來講都非常重要,但是對于企業的不同時期,企業的側重點會不一樣:當一個企業遭遇巨大風險的時候,關注風險是第一位的,現金流對它來講就更重要;當企業經營活動的風險在相對可控的范圍內時,利潤就顯得更重要。
最后總結一下:三張報表實際上是站在兩個不同的維度描述一個企業:現金流量表描述了一家企業是否能生存下去,即風險維度;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則展示了這家企業能繼續生存下去的樣子——有多少家底,有多少收益——即收益維度。對于我們普通人沒有開公司,也不準備做企業的投資,我們也可以利用這三張表作為工具,分析自己財務狀況,找出并解決問題,最后實現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