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聯璧合,絕代雙嬌—神奇的135均線
發布時間:2020-03-07 06:55:00 瀏覽:225次 收藏:20次 評論:3條
“誰持彩練當空舞”。示意圖上,葛蘭維爾畫的那條自然舒展、瀟灑飄逸的移動平均線,多面流暢、多面優美!倘若我們按著這條弧線給出的提示進行適當的操作的話,用不了多久,股市里的百萬富翁就會像雨后春筍似的齊刷刷地冒將出來。但問題并非如此簡單,成功者依然在贏錢的單子上加碼,失敗者依舊在虧損的單子上補倉。這是為什么?格蘭威爾的均線八大法則在中外市場聞名遐邇,迄今仍然是一種不可替代的測市工具,這有什么值得懷疑的嗎?理論上無懈可擊,均線參數卻大有問題,或許是貓教老鼠留了一手,反正,這條誘人的弧線曾引得無數股市英雄竟折腰。請看下圖。
這條弧線的參數究竟是多少?格蘭威爾沒有給出精確的數據,在股票技術指標分析中,常用5,10,20MA或5,10,30MA作參照,但作為眾所周知的事物,必然為莊家所利用,因而實戰中才輸得稀里糊涂。我敲擊著鍵盤,無數次地變換著數值,試圖找到一個最佳配置,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我感到很茫然。于是就心灰意冷地在這條弧線的D、G兩個點上畫了一條連線,傾斜的直線擋住了我的去路。于是我又氣急敗壞地在這條弧線的中間狠狠地畫了一條豎線,劃江而治的八大法則又多了一個象征苦難的“十字架”!
這十字架,曾壓得我透不過氣來!
古羅馬帝國的殘酷刑具在現代人的脖子上,一樣的苦不堪言。
在它的壓迫下,年齡被修飾,熱情和牡丹花組合的夢,也在一層一層的剝落。
炒股,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復雜,但也并非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從不知到知之,需要經過痛苦的實踐,這個過程需要相當長的一個時間才能夠完成。正像阿·托爾斯泰說的,要“在烈火里燒三次,在沸水里煮三次,在血水里洗三次”。只有這樣死過九次,才能獲得一個堅實的生命。在股市,只有經過盲目與隨意、貪婪與恐懼、浮躁與猶豫、套牢與割肉、等待與忍耐、勤學與苦練諸如此類的反復折騰,才能成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這是每個投資者從失敗走向成功之前,誰也無法避免的歷程。
這幅示意圖,多像一座疊障起伏的山巒,橫看成嶺側成峰,躍上蔥蘢四百旋。真美!那沉浮不定的股價,有時如浪花四射,激揚飛濺,好似一條奔騰澎湃的江河;有時平淡無奇,仿佛舒緩的小河注入寧靜的湖泊,既展不開秀美的漣漪,又揚不起騰躍的水波。假如我們遠離股市,純粹以一種閑情逸致的心態去欣賞,它還是蠻美的。
畢竟,這只是一種意境。股海弄棹,觸礁和翻船倒是經常發生的。
炒股猶如爬山,每一步都需要靠自己親自去走,總靠別人指引,既體驗不到登山的樂趣,也領略不到旑旎的風光。從a點到c點,斜躺著千溝萬壑,跨越它,不僅需要勇氣和體力,還需要智慧和毅力。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炒股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買股票時非常簡單,賣股票時卻異常的艱難。
假如你有幸逮著一匹黑馬,在騎著它達到山頂時,依然快馬加鞭未下鞍,那么,馬失前蹄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頃刻間你將墜入萬丈深淵,被摔得粉身碎骨,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十字架的中線,猶如冒著火苗的高壓線,漠然視之,輕則灼傷、重則身亡;十字架的中線,又似兩國的邊界線,越過它,那就是侵犯主權。
可是,均線的參數.......
讓紊亂的思緒統統地見鬼去吧!我把視線重新移至到這幅圖上。
“1、2、3......”我認真地數著,從a點到n點,不多不少,正好十三個點。
“13”意味著什么?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12次會議上,北京在第二輪投票中以56票的絕對優勢獲得了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北京贏了。
在這里,“13”代表著成功。
1971年9月13日,中國第二號人物,被寫進中國共產黨黨章的法定接班人林彪,駕機叛逃,摔死在蒙古國的溫都爾汗。差點給所有的中國人帶來災難。
在這里,“13”意味著災難。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毛澤東用他那氣勢磅礴、意境雄渾、感情奔放的詩句,謳歌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長征以及創造這奇跡的中國紅軍。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以后,紅軍被迫長征。1934年,蔣介石為阻止紅軍入川,重兵把守大渡河。紅軍利用敵人內部的矛盾襲占安順場,搶占渡口,十七勇士為紅軍打開了一條通路;但大渡河水流湍急,河面太寬,不能架橋,渡口只有一只小船,紅軍要全部渡河需要20天,而蔣介石的追剿軍5天就能趕到安順場。在這危急關頭,毛澤東審時度勢,果斷決定溯江而上奪取瀘定橋。二十二名紅軍勇士,冒著敵人的炮火,攀著橋上的鐵索沖了過去,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從而使蔣介石消滅紅軍于大渡河邊,重蹈石達開覆轍的計劃化作泡影。
但你可曾知道,那橫在瀘定橋上的鐵索也正好是13根。
在這里,“13”象征著奇跡。
美國宣布獨立時有13個州,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時,也是在某年某月13日的一個夜晚。
生活中許多事情純屬巧合,但巧合多了也就成了一種規律。
至此,我恍然大悟。“13”是斐波那契的神奇數字,莫非它與格蘭威爾那條美麗的弧線存在著某種客觀上的必然?我們先來看看斐波那契的神奇數字究竟神奇在哪里。
斐波那契是意大利數學家。公元13世紀,他在研究兔子的生殖繁殖率時,發現兔子的繁殖數量呈現出一種奇特的增長規律,即從一對兔子開始,第一個月只有一對兔子,第二個月仍然是一對兔子,第三個月則有兩對,第四個月就有了三對兔子,第五個月是五對,到第N個月,則會出現8、11.22.33.55.89、144.233......,直至無窮。于是人們把這些數字稱為“斐波那契神奇數列”。它的神奇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任何相鄰兩個數字之和等于后面一個數字,如1+2=3,2+3=5,13+21=34,等等;
2、除了最前面的四個數字之外,任何一個數字與其后第二個數字之商,都約等于0.382,如8÷21=0.381,21÷55=0.382,55÷144=0.382,等等;
3、除了最前面的四個數字之外,任何一個數字與緊隨其后的一個數字之商,都約等于0.618,如8÷13=0.615,13÷21=0.619,21÷34=0.618,等等;
4、除了最前面的四個數字之外,任何一個數字與緊接其前的一個數字之商,都約等于1.618,如13÷8=1.625,21÷13=1.615,55÷21=2.619,等等。
由此可見,斐波那契的神奇數列蘊含著0.382、0.618等一系列“黃金數字”,艾略特在研究波浪的調整比例時,同樣使用了“黃金分割率”,格蘭威爾均線八大法則示意圖與股價運行學的頭肩頂又有著驚人的相似。對于同一市場現象,不同的理論從不同的形式揭示了市場的共同特征。這足以說明,股價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聲,皆快于耳。酒醴異氣,飲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飽。對任何理論都不能認為的給它涂上神秘的色彩,更不能迷信它。再好的理論也不過是春蘭秋菊,因為,靜止的理論永遠滯后于運動著的市場。哪一種理論管用那就是好,哪一種理論能給你帶來豐厚的收益那就稱之為高。很多時候,登山不必扛著船。
受斐波那契神奇數列的啟示,我嘗試著將短期均線設定為“13”。“13”既是一個重要的時間之窗,也是判斷股票強弱的一種標志。倘若股價穿越13日均線并能沿著13日均線穩步盤升,股價的上升空間將極為廣闊;若不能,其上升空間則有限。若某只股票經過大漲后,13日均線開始走軟,意味著行情將結束,應隨時準備出局,若股價有效跌破13日均線要堅決清倉,不能有絲毫的含糊。
“34”,既是斐波那契的神奇數字,也是江恩的重要時間周期。實戰意義上雖不如“13”,但卻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譬如只有“34”上穿“55”,即“均線互換”完成之后,真正意義上的上漲行情才正式展開。于是,我又將“34”作為承上啟下的中線。“55”是界定股票中期趨勢的重要界線,是界定股票牛熊的分水嶺。股價只有站在55日均線以上才有上漲的可能。易經中天地總數是55,佛經中菩薩位數是55.我國干部政策規定:女性55退休、擔負領導職務的男性55退居二線。“55”也是江恩的重要時間周期,竟然在不經意間誕生了。我欣喜若狂。
世上萬事萬物都是時間和空間的組合。這個由格蘭威爾均線八大法則和斐波那契神奇數字組合的均線系統,真可謂珠聯璧合,絕代雙驕。過去“踏破鐵鞋無覓處”的黑馬,而今“得來全不費功夫”。于是取每組數字的前一位并將其命名為“135”均線系統。“135”均線操作系統不敢保證讓你從此笑傲股市,但起碼不會再象從前那樣盲從枉動,日夜為莊家站崗守倉。自從筆者研究總結出“135”均線系統后,在實戰中雖然不能說屢戰屢勝,但畢竟是賺多賠少。
在“盲目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股市,它是一條安全通道。
在錯綜復雜、變幻莫測的市場,它是探測儀。
在濫竽充數,真假難辨的跑馬場,它就是伯樂。
哲學原理告訴我們:萬事萬物的運動規律都是相同的。
烏龜插言:人說話的語言不通,但是咳嗽聲音都一樣。
不同的股票,表現出相似的形態,而最后的結果也往往有著驚人的相似;凡是能夠大幅揚升的股票,大漲前都會表現出類似的形態,這就是股價的上漲規律。
從某種意義上說,“135”均線系統找到了股價啟動的臨界點,以及股價行進過程中所處的具體位置,這無疑把握了操作上的主動權。
“135”告訴你不貪不躁是勝道,按圖索驥不用慌;“135”提示你強做弱休常空倉,守株待兔亦風光。
你可以試著把均線調成13、34、55的參數。
查看更多均線內容 >>